春光明媚,正是奋进好时光。走进东南汽车城,一幅幅令人振奋的画面映入眼帘:车间内,机械手臂在程序控制下,精准、高速运行;生产线上,工人们紧张而有序地忙碌着;厂房外,一批批货物打包成箱,准备运往各地……
“智改数转”是企业提质增效的关键之举,也是推进制造业转型升级、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。在东南汽车城,让企业从“制造”变“智造”,加快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培育的步伐从未放缓。2024年,东南汽车城规上工业产值达716.4亿元,比增36.1%。
福州胜德汽车科技有限公司的全自动生产线。
80台机器人+AI视觉防护
企业智能制造升级
新建的焊装二厂顺利达产,智能制造实现再升级;新厂房将引入5G技术和智慧工厂管理平台……最近,东南汽车城内的福州胜德汽车科技有限公司频传捷报。
踏入该公司焊装二厂,全自动生产线上一派热火朝天的繁忙景象。高大灵活的机械臂运转自如,正精准完成后地板总成线体、左/右后轮罩总成线体以及左/右侧围加强板等车身结构焊接件焊装工作。与传统工艺相比,这条生产线除了送料、取料环节,其余工序均由机器人自动完成,不仅大幅降低了人工劳动强度,还显著提升了生产效率。
据悉,该公司主要承接东南汽车城整车厂相关车型的9大总成焊接件供应。据该公司副总经理薛恺介绍,焊装二厂高生产率的秘诀在于配备80台FANUC高精度、高效率机器人,车间自动化率高达100%,实现了从原材料焊接到成品检测的全流程自动化生产,产品的一致性、稳定性得到显著提升。随着焊装二厂于去年11月份实现首件下线并正式量产,今年一、二厂年产值合计将达12亿元。
面对生产线自动化升级带来的安全挑战,该公司还引入总部自主研发的普曼AI安全视觉防护技术。该系统依托前沿的人工智能识别技术和深度学习算法,构建起覆盖上/下件口、安全门、隔离通道等关键区域及整条自动化生产线的全方位安全防护体系。届时,他们可以通过机器人对生产线安全状况的实时监控,实现对安全、质量、效率的全方位把控。
当前,该公司还计划于青口镇东台村建设新厂房,占地约60亩,届时将引入5G技术和智慧工厂管理平台,利用先进的5G联网技术,实现企业生产数据的高速、低时延传输,同时,通过多系统协同运作,构建精细化生产管理数字化平台,并结合AI智能化技术,形成高效的生产管理体系。
龙头带动配套开花
“智造”案例比比皆是
除了福州胜德汽车科技有限公司外,在东南汽车城内,汽配企业从“制造”变“智造”的例子比比皆是。
压力测试、椅套缝制、自动化检测……在福州联泓交通器材有限公司车间,一条条汽车座椅生产线映入眼帘。“这是去年引进的自动化生产线,主要满足东南汽车的座椅产量需求,月产量达12000台。”联泓公司副总经理李隆海说。
联泓公司是一家专门生产制造汽车座椅等内饰件的高新技术企业,为东南汽车、福建奔驰、福建云度配套生产汽车座椅。“汽车座椅的工艺和产品复杂度日益提升,推动智能制造势在必行。”李隆海介绍,为此,公司生产线引入了AI视觉识别、AGV机器人等自动化设备,并导入摩尔元数Wis3D数字孪生系统,将真实工厂场景进行三维重建,打造信息透明的智能工厂。
此外,在福建福强机械模具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,通过对生产线进行升级改造,引进40余台焊接机械臂,自动化率达100%,可实现日产能1500台。
除了汽配企业“强筋壮骨”,在扶引龙头企业方面,东南汽车城也动作频频。
据了解,在东台产业园,东南汽车二期项目正在快马加鞭推进,拟建设车架焊涂车间、车间生活区、联合动力站房、改装车间等,引进前处理电泳、机械化输送、机器人等先进工艺设备。福建奔驰汽车有限公司新能源商务车平台项目也于去年9月开工,将新建一座焊装车间,用新的工艺设备升级涂装和总装车间。
“龙头企业的带动效应强大,上下游产业链就地转化对龙头企业和配套企业来说是双赢。”青口汽车工业园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介绍,近年来,东南汽车城持续延链补链强链,加大对奔驰、东南汽车等产业“链主”企业的扶持力度,支持六和机械、爱德克斯等配套企业增资扩产,推动本地配套率超30%。
下阶段,东南汽车城将持续提速东台、兰圃等产业平台开发建设,促进福建奔驰、东南汽车等项目带动效应,同时,引入更多优质项目近地配套,打造汽车产业链,加大力度鼓励和支持企业实施技改,加速产业转型升级。(记者 陈木易 通讯员 李煜晗 陈秋霞)
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